编者按
三尺讲台存日月,一支粉笔写春秋。福外高中落实“高效能”课堂教学范式,积极构建学校“教学研评”一体化模式,促进学科组团队专业教研能力的提升,发挥“领航—示范—青蓝”不同梯队教师的协同作用。近日,我校开展“砥砺深耕展风采,聚焦课堂谋新篇”第一届“青蓝工程”教师“跨越杯”教学大赛。
此次,我们聚焦地理课堂的精彩瞬间。
在《探索服务业的区位因素》一课中,课任教师胡蝶以奶茶品牌“霸王茶姬”为案例,将抽象的区位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探究。“如果加盟一家奶茶店,你会把店开在哪里?”胡蝶老师引导学生们化身“品牌策划师”,从市场、交通、劳动力、政策及集聚效应五大维度分析区位因素。高一(6)班王同学感慨道:“以前觉得区位因素只是课本理论,现在发现奶茶店的选址、排队现象背后全是地理逻辑!”
随后,课堂转向“集聚效应”的探究。胡蝶以学校附近的五金商贸城为例,借助高德地图分析实体商铺的集聚优劣势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:实体商贸城需通过“体验感”和“差异化服务”破局。这一环节实现了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反思的闭环学习。
课堂尾声,胡蝶引入Deepseek智能教学工具,对服务业区位因素进行多维复盘,通过可视化图表呈现数据关联,引导学生思考“线上流量”与“线下区位”的博弈关系。
“地理不只是课本里的知识,更是生活里的呼吸。”胡蝶表示。从一杯奶茶的选址逻辑到五金商贸城的兴衰变迁,这堂地理课以生活为经、以技术为纬,编织出一幅服务业区位的立体图景。当知识走出课本、走进生活,地理的魅力便在学生的眼中悄然绽放。
·END·
图片 | 吴诗悦
初审|星热点
复审|学生发展中心
出品/终审|招生与融媒体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