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三尺讲台存日月,一支粉笔写春秋。福外高中落实“高效能”课堂教学范式,积极构建学校“教学研评”一体化模式,促进学科组团队专业教研能力的提升,发挥“领航—示范—青蓝”不同梯队教师的协同作用。日前,我校开展“砥砺深耕展风采,聚焦课堂谋新篇”第一届“青蓝工程”教师“跨越杯”教学大赛。
此次,我们聚焦历史课堂的精彩瞬间。
课堂以“战争何以重构文化”为主线,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。课程伊始,朱老师以“亚历山大形象图片”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在教学过程中,学生化身“观察员”,通过角色扮演、小组辩论等互动形式,了解并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背景、发展进程及其深远影响。
为突破教学重难点,朱老师设计了层次分明的问题链:“为什么亚历山大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?”“如何认识战争与文明的关系?”等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。通过运用数字历史馆资源,结合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,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中,逐步建立起清晰的历史认知框架,实现了从“知识记忆”到“历史解释”的能力提升。
本节课堂的亮点还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。朱老师巧妙融合了数字历史馆的3D文物资源,让学生“触摸”到帕特农神庙的石柱纹饰;通过动态地图演示东征路线,使时空观念具象化;借助云端协作平台,各小组实时共享研究成果。这种“科技+人文”的教学方式,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到素养培育的转变,让历史课堂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力。
·END·
图片 | 吴诗悦
初审|星热点
复审|学生发展中心
出品/终审|招生与融媒体中心